厚积薄发 科研有成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真菌学家郑儒永研究员
来源:《稻花香》     发布时间:2019-11-09     点击量:664


 郑儒永,1931110日出生于香港,广东潮阳人。小学阶段就读于香港圣士提反女校,初中阶段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在广西桂林、贵州贵阳、四川重庆等地边逃难边上学,1949年于广州真光女子中学高中毕业后保送到岭南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系,1952年秋季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农学院与中山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1953年在植保系植病专业毕业。1953年起在中国科学院真菌植病研究室、应用真菌学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儒永一生致力于真菌系统分类学研究,主要研究小煤炱 Meliolales、白粉菌Erysiphales和毛霉Mucorales等目真菌。对我国白粉菌目的有关属种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白粉菌目的所有属的全型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澄清和订正了许多国际上有争议的问题,1985年发表了一个较为合理和接近自然的白粉菌属级分类系统,受到国际公认。在分类难度很大的毛霉目研究中,注意将形态特征结合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特性和将无性型特征结合有性型特征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高等植物中的内生毛霉和首次报道了我国特有的人体病原毛霉新种和新变种。共著书7部(主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82篇(主作59篇)。曾以第一获奖人在198419871989年分别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自然科学二等奖,另在1987年以参加者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集体项目)。1982年获中科院京区直属单位“三八”红旗手称号,1983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08年获中科院京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称号、中科院微生物所所长奖教金优秀奖、中科院研究生院杰出贡献教师荣誉称号,并获微生物所工作五十周年以上荣誉证书。

家庭培育 师长教诲

郑儒永从小受家庭进步思想的熏陶,父母积极参与香港的爱国进步活动,在爱国、为事业献身、公而忘私、做人做事、待人接物、尊师敬老、择友交友、勤俭节约、洁身自爱等方面对子女有明显的影响。

郑儒永的小学阶段是在香港圣士提反女校就读的。1941年底日本侵略军占领香港后,学校改用日语授课,其父不愿意子女接受奴化教育或停学,当时他自己由于坚决拒绝日军要他带头参加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 并担任伪职而被软禁,只好由其母把他们偷偷地带离香港到内地上学,郑儒永陆续地在广西桂林、贵州贵阳、四川重庆等地,边逃难边上学,勉强念到初中三年上学期结业。1945年抗战胜利,与其父团聚,同年转学到广州真光女子中学,于1949年高中毕业。高中毕业后,她本想考入清华大学建筑设计专业,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成为岭南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系的第一个学生,也是该学年的唯一学员。

大学阶段,对郑儒永影响最深的老师是林孔湘、范怀忠、李鹏飞等教授。他们让她懂得了学无止境而不能故步自封,学习要善于自学和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而不能读死书,还通过实验课和田间试验,培养了动手能力如绘图、做实验、做记录等,并且懂得了积累资料、特别是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性,以及安心做平凡重复工作的必要性。这些良好的习惯使她到了工作岗位以后受用无穷。

郑儒永的家庭虽然不是很富裕,但父母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很早即为每一个子女准备好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的费用。郑儒永自己也很想到国外深造,但总觉得在解放后国家最需要建设人才的时候出国像是一个逃兵,考虑再三,还是和大多数同学一起填写了无条件服从国家统一分配工作的志愿书。1953年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刚成立的真菌植病研究室工作。

参加工作后,郑儒永分配到真菌、植病界的创始、奠基人戴芳澜先生领导下的工作组。不久,从真菌植病室的书记兼秘书许少英同志处得知,戴先生认为女弟子难以成材,往往一结婚就不求上进,勉强接受她这个女学生是由于怕受到重男轻女的批评。许少英书记鼓励郑儒永一定要做好工作并为女同志争气,她当即表态,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戴先生对女弟子的偏见。

戴先生最初把郑儒永安排到真菌标本室工作,和技术员韩树金同志一起整理刚从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中央研究院以及北平研究院三个单位集中到真菌植病研究室标本室的近万号真菌标本。此外,戴先生还让她协助编写真菌学讲义、为他在大学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准备实验材料、处理人民来信等。在这一阶段,郑儒永在戴先生的严格和严谨学风的熏陶下,养成了尽量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凡事高标准、高要求,以及虚心请教的工作习惯。北农大的俞大绂先生,植物研究所的林镕、吴征镒先生,以及同单位的相望年、邓叔群、王云章、方心芳、阎逊初先生都曾给予郑儒永许多帮助。

1956 -1958年,郑儒永仍然以标本室的工作为主,她与姜广正先生一起清理和鉴定标本室历年采回但无人研究因而大量积压下来的小煤炱目标本。1958年底,真菌所与北京微生物研究室合并成立微生物研究所,仍由戴先生任所长。经过了长达五年的考察,郑儒永终于得到了戴先生的认可,让她离开标本室自己选择毛霉目真菌开题做研究。从1959年到1964年下乡参加“四清”时为止的近五年时间内,郑儒永得以比较集中和系统地作了一些毛霉目的分类工作。当时国内尚未对外开放,无法收集模式菌种和参考文献,她克服重重困难,将分离到的一些明显是新分类群的毛霉菌种作出鉴定,在一些分类问题上也有了一些工作结果。

戴先生逝世前不久,中科院生物学部(现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在戴先生建议下酝酿成立中国孢子植物志编委会,戴先生同意担任第一届孢编会主编,并考虑把中国白粉菌志作为第一卷。但戴先生在1973年广州召开的成立动物、植物和孢子植物三志编委会会议后几天便辞世。郑儒永与戴先生的其他学生参加了研究所组织成立的“戴芳澜同志遗著整理小组” ,完成了《中国真菌总汇》和《真菌的形态和分类》两部书。郑儒永1956-1957年期间曾对小煤炱目Meliolales研究鉴定出的3属、47种和2变种(其中28种和变种是我国新记录),作为标本名录在戴芳澜先生的《中国真菌总汇》中引用。完成了戴先生的遗著整理和出版后,郑儒永在1976-1984年进行了白粉菌的研究,1985年回到了中断多年的毛霉目课题。

改进白粉菌分类系统  主著我国第一本真菌志

白粉菌目Erysiphales是子囊菌纲的一类分布广、寄主范围大的农、林以及其他许多经济植物的重要病原菌,目内只有白粉菌科Erysiphaceae一科。在郑儒永及其合作者开始研究白粉菌以前,在分类系统上国际间尚无一致的意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郑儒永首先发现不同属的寄主上的白粉菌形态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但不同科寄主上的则往往有较明显的形态区别,因此相信采用 Fischer & Shaw (1953) 对黑粉菌和Gustavsson (1959) 对霜霉菌的分种原则是可行的,即在以形态为主要依据的基础上,一个白粉菌的种以不超过一个科为其最大的寄主范围。郑儒永与合作者总结出这个目的分种原则,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大种倾向和一个种的寄主范围过大(白粉菌为绝对寄生菌)的不合理现象。

在属级分类中,国内外过去的工作传统地只以有性型的少数特征如子囊壳内子囊单个或多个、子囊内的孢子数目多少、附属丝形态等为依据,属的概念往往失之过大,长期以来真菌教科书中只承认六、七个属。郑儒永对全世界范围内白粉菌目中所有属的全型 [有性型(形成子囊孢子阶段)和无性型(形成分生孢子阶段)] 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发现了许多前人未加以利用的具分类价值的形态特征。郑儒永一一研究了全世界已发表属的模式种的模式标本后,在1985年发表的题为“Genera of the Erysiphaceae”的论文中共承认白粉菌科4个无性型属和19个有性型属。其中无性型属旋梗菌属Streptopodim,有性型属球钩丝壳属Bulbouncinula和小钩丝壳属Uncinuliella是郑儒永和合作者陈桂清相应在197819791977年报道的新属。对全世界的有争议属也是经过研究模式种的模式标本后,将形态特征完全一致的或作为独立属理由不充分的16个属都作为异名合并到它们各自的正确名称下面,对虽有争议但不应合并的4个属则各自保持独立。另外,经研究后还将一个有待进一步发现其无性型的属处理为可疑属;并将8个实际上属于暗绒菌目Perisporiales的属排除出白粉菌目外。这个属级分类系统是一个较为合理和接近自然的系统,被国际有关学术界广泛接受,真菌学的重要出版物或教科书如《Systema Ascomycetum, Dictionary of the Fungi, Introductory Mycology, The Fifth Kingdom》等都在书中多处引用了郑儒永的工作成果,最后的著作是著名真菌学家B. Kendrick 为研究生编写的教科书,把她的属级分类工作引用为白粉菌目的唯一重要深入读物,她也是该书引用的唯一中国作者。其后,1987年德国U. Braun在他的白粉菌专著《A Monograph of the Powdery Mildews》里接受了郑儒永对他建立的新属Californiomyces的否定和采用了她对其他有关分类群的分类系统,承认她的三个新属、绝大多数新种和全部新组合,在他的专著中标明参考郑儒永的论文二百多处,引证了她的全部20篇论文。

在种级和属级分类原则得到解决后,中国白粉菌的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1984年完成了《中国白粉菌志》的研究和写出了初稿。在参与工作的3个小分组里,郑儒永除承担了最大量的工作(研究了全部19属中的9个,253种和变种中的124个,3新属中的全部,90新种和新变种中的48个,阶段论文39篇中的20篇),她又花了两年时间对全书进行订正、修改、统稿和写绪论、附录和参考文献等全部编辑工作。《中国白粉菌志》于1987年出版后,许多国际著名真菌学家来函祝贺并认可。郑儒永分工的各个属的研究结果在总结出分属、分种原则和验证这些原则中起了关键作用。她提出的系统,对许多属、种和变种所作的分类上的处理以及各项订正,均为国际同行所接受,对全世界的同类研究有重要影响。

依据多方位研究  改善毛霉分类系统  

毛霉目Mucorales是接合菌纲Zygomycetes的一类分布广且在自然界中付生于许多种基物并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经济真菌,其代谢产物可广泛应用于工、农、医各个方面,但在条件合适时又可成为寄生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以及植物体表或体内而造成严重损失的害菌。全世界对毛霉目的分类研究传统上都是仅以形态为依据,并在形态中又仅以无性型(形成孢囊孢子阶段)形态为依据。郑儒永及其研究组则除无性型形态外,还开展了无性型形态结合有性型(形成接合孢子阶段)形态,形态结合分子生物学,进行种间和种内的性亲和配合试验、最高生长温度测定等多方位的研究。

毛霉目全世界目前已报道12科、48属、189种。科和属都很小,不超过3个属的科占83 %,不超过3个种的属占73 %。因此,在发掘我国毛霉目的多样性方面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郑的研究组在一些已初步完成研究的属中,也发现了很多我国的新分类群,例如根毛霉属Rhizomucor在全部8个分类群中就有4个是中国所特有的新种,其中3个将在下面医学毛霉部分介绍,还有R. endophyticus R. Y. Zheng & H. Jiang一种为国际上首次报道的高等植物内生毛霉。 目前我国已发现9科、27属、约115种和变种。其中新科、新属各1个(未发表)、新种和新变种20多个。

郑儒永研究组在分离国内菌种时,同时收集全世界的模式菌种进行对比研究,遇到分类问题复杂、争议大的属则直接做专著性研究(monographic study)。例如,小克银汉霉属Cunninghamella和根霉属Rhizopus是毛霉目内两个公认分类难度最大因而争议也最多的属。郑儒永研究组对这两个属前后分别用了七年多的时间将它们目前尚有存活的全世界所有模式菌种收集到手,将与全世界有关种类的分类文献,特别是关键性的老文献收集齐全,然后进行了无性型、有性型形态,分子系统学,性亲和配合试验,以及最高生长温度测定等多方位研究。Cunninghamella属研究了自我国分离到的151株菌和自国外征集到的包括模式在内的46株菌,共承认123变种组成的15分类群(包括3新种、2新组合),同属的名称中处理为异名的15个,处理为可疑种的41变种,排除出属的3种。无论是无性型或是有性型的许多鲜为他人注意的特征被认为有助于此属的分类,分子系统学、性亲和配合试验、以及最高生长温度测定被认为是此属分种分变种的重要参考。在毛霉目内对整个属的种进行全型研究和分子系统学研究国内外均属首次。这项研究的结果已在2001年《MYCOTAXON801-7577-95页的两篇文章里发表,分类系统受到了同行的广泛好评和认可;毛霉目权威P. M. Kirk博士是“(真菌)种2000网络工程”的负责人和许多毛霉目的属的权威联系人,在他为郑儒永小组Cunninghamella论文审稿时立即主动提出要她取代自己做此属的网络联系人。Rhizopus属方面,研究了自我国分离到的187株菌和自国外征集到的包括模式在内的125株菌,共承认107变种组成的17分类群(包括1新变种、1新组合),同属的名称中处理为异名的72个,处理为可疑种的41变种,排除出属的3种。无论是无性型或是有性型的许多鲜为他人注意的特征被认为有助于此属的分类,分子系统学、性亲和配合试验、以及最高生长温度测定被认为是此属分种分变种的重要参考。这项研究已写出三篇论文向《SYDOWIA》投稿,主编R. Poeder教授一收到形态分类方面的稿件,还没有组织审稿就立即复信承诺接受并安排在2007当年出版。另外两篇种级和变种级的分子系统学论文亦已通过审稿即将出版。毛霉目的已完成并已发表的工作都受到了同行科学家的普遍接受和认可。

由毛霉引起的毛霉病是一类重要的人、畜真菌病,医学文献称Mucormycosis。近二、三十年来,国内这一类病菌送到郑儒永处鉴定的很多,已定名的如:1. Absidia corymbifera (Cohn) Sacc. & Trotter; 2. Mucor circinelloides f. griseocyanus (Hagem) Schipper, 3. M. hiemalis f. luteus (Linnem. ex K.Q. Pei) Schipper ex K.Q. Pei, 4. M. racemosus f. chibinensis (Neopht.) Schipper; 5. Rhizomucor chlamydosporus R.Y. Zheng, X.Y. Liu & R.Y. Li ined., 6. R. pusillus (Lindt.) Schipper, 7. R. variabilis R.Y. Zheng & G.Q. Chen, 8. R. variabilis var. regularior R.Y. Zheng & G.Q. Chen; 9. Rhizopus arrhizus A. Fisch. var. arrhizus, 10. R. arrhizus var. tonkinensis (Vuill.) R.Y. Zheng & X.Y. Liu ined., 以及11. R. microsporus Tiegh.,计411种或变种各1到多例。其中2, 3, 4, 10是国内外都没有报告过的人类病原毛霉; 5, 7, 8是郑儒永等发现的我国特有的病原毛霉新种和新变种,71989年被发现后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常见的人体深部病原毛霉之一。

与真菌事业相伴一生

郑儒永一生致力于真菌系统学研究,在学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她在真菌学事业的其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发展我国的真菌学事业方面,郑儒永参与创办了我国解放后成立的各种重要的与真菌有关的学术组织(如中国真菌学会理事会、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等)、研究机构(如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中科院微生物所真菌地衣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中科院微生物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等)及刊物(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编委会微生物分支编写组、《中国孢子植物志》编委会、《真菌学报》编委会、《MYCOSYSTEMA》编委会等);参加了各种有关的工具书(如《中国真菌总汇》、《中国经济植物病原目录》、《常见与常用真菌》、《真菌名词与名称》、《孢子植物名词及名称》等)、教科书(如《真菌的形态与分类》)、讲义(如《真菌讲义》、《全国医学真菌讲习班暨医学真菌进展讨论会讲义》、《International Training Course of Selective Isolation, Preserv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Polyphasic Taxonomic Study of Microorganisms with Environmental, Agricultural or Industrial Relavances》、《孢子植物系统生物学研讨会和培训班讲义》等)、大百科全书(参加了与真菌有关的条目设计、分工写作、评审)等的编著工作。

在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方面,郑儒永在1983-1991年当选为国际真菌协会亚洲国家发展真菌学委员会委员并于1988年起兼任副主席期间,以及在1987-1990年当选为国际植物分类协会真菌地衣委员会委员期间都做了不少工作。此外,她与二十几个国家的近二百位真菌学学者有通信往来,切磋问题。多次为日、美、韩国、瑞典、新西兰、联合国等的同行或有关机构审改稿件,联系并促成我国与国际间的真菌学术刊物的交换,以及真菌菌种、标本的交换等。

郑儒永通过讲授有关课程、审改文章、解答问题、提供资料等帮助研究所内外的青年同行,并推荐了多名研究生赴国外深造。她培养出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多名均已以优异成绩取得学位并在科研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