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著名教育家钟荣光博士
钟荣光(1866—1942),原名惺可,广东省香山县小榄人(今中山市小榄),我国民主革命家、教育家。钟荣光自幼聪颖好学,16 岁中秀才,28 岁中举人。1896 年加入孙中山先生的秘密革命组织——兴中会,1899年受洗礼信奉基督教。是年他被广州格致书院(岭南大学前身)聘为汉文总教习,同时又成为该校学生,随班学习英文、数学和自然科学。1909—1916 年任岭南学堂教务长。1914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进修教育学。1917—1924年,任岭南学校副监督(即副校长),1924—1927年改任监督(即校长)。他在1920年筹办农科大学,1921—1927年兼任岭南农科大学校长。1927—1938年任私立岭南大学校长。1938年 6 月以年迈告退,任名誉校长。1942年1月7 日,于香港病逝,享年76岁。
追求进步 爱国兴中
钟荣光,1866年9月7日(清同治五年七月廿九日)出生于一个富庶农家。钟荣光自幼聪颖好学,1882年(清光绪八年)16岁中秀才,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28岁中举人,是一位极有才气的名举人。钟荣光生长在大清帝国正在衰落的年代。他中举人之年,正值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丧权辱国。他目睹大清朝廷黑暗腐败,颓风陋习,遍国文盲,惧外忌新,奴颜婢膝,被西方人讥笑为“东亚病夫”。因此,他不满朝廷,薄于功名,不愿做官,又深感爱国有心、报国无门,曾一度消沉,与同年举人江孔殷等人过着旧士大夫沉迷颓废的生活。
正在这时,孙中山先生积极推行民族革命运动,创立兴中会,以推翻清廷建立民国为职志。钟荣光在格致书院结识了革命志士陈少白(格致书院首届学生)、杨鹤龄等人,了解到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甚是赞同,于1896年加入兴中会。国难当头,人心思变。钟荣光在风云激荡的年代开始了他一生最重大的转变。
钟荣光有了政治立场,觉悟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此振奋起来,以新士大夫的姿态投身于革命,积极从事爱国活动。早期剪辫易服,以示和清朝决绝;曾为兴中会第一次武装起义奔走,筹款效力;致力于新兴的新闻出版事业。他于1896年创办《博闻报》,自任主笔,笔名星河。不久改办《安雅报》,倡导爱国思想,唤起民众,提倡革命而挽狂流。因为发表了许多抨击朝政、切中时弊的宣传文章,竟于1897 年被清官府禁封。1900年秋,兴中会会员、格致书院学生史坚如,为了响应孙中山先生组织的惠州起义,在广州挖地道埋炸药,谋炸督署和两广总督德寿,因药力不够事败被捕。钟荣光不怕株连,挺身而出,竭尽全力,多方营救无效,史坚如被杀害。同年,沙俄乘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之机,出兵侵占东三省。1901年中俄谈判,沙俄勒令清政府限期签订出卖东三省的草约公布后,当时在澳门的钟荣光奔走呼吁,联合海外名流150人,于4月致电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力促“严拒”签约“以挽危亡”,充分表现了他反帝爱国的热忱。
1907年,钟荣光与岭南学堂监督尹士嘉前往日本出席世界基督教学生大同盟会议,借机宣传中国革命。回程时经天津,被天津巡警局逮捕,指控为革命党,图谋不轨,幸得粤绅钟锡璜、江孔殷两太史及粤籍显官天津海关道唐绍仪、锦山海关道陈昭常等人营救,直隶总督袁世凯遂予释放。由6月17 日起至7月22日止,被拘在狱35天,钟荣光在狱中曾作一联:“天地并无不死药,我生最爱自由花。”可见他革命意志坚定,身陷牢狱,浩然不屈。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1912年,袁世凯当政,排除异己,倒行逆施,于1913年7月调龙济光率滇军入粤作督军,镇压革命党人。钟荣光被列入黑名单第五人,幸而岭南学校晏文士监督获得密报,隐匿钟荣光在其家中,侥幸脱险。当夜由租界沙面转香港去美国。在太平洋航行中,他感怀时局,痛惜革命复兴大计,败坏于袁贼手中,写成《广东人之广东》一书,详述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他任教育司长时期广东军政府革旧布新的各种措施和革命党人的新精神,用大量事实揭露袁世凯收买爪牙为祸广东的罪行,使海外华侨及时了解到辛亥革命后广东的真实情况,为宣传辛亥革命,讨伐逆贼作出新贡献。
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叛变孙中山,火烧孙中山官邸,炮击总统府。孙中山只身奔赴省河军舰,宋庆龄和卫士留守住地抗击叛军,直至子弹用完被迫于17日撤至租界沙面,但无法通过叛军封锁的水、陆路到黄埔与孙中山会合。钟荣光接到宋庆龄的求援电话,18日,特派悬挂美国旗的岭南大学电船接宋庆龄到岭南大学,由钟荣光亲自护送到黄埔,会见孙中山后又返回钟荣光家黑石屋。19日,由孙中山的美籍顾问那文陪同从钟家出发赴香港转上海,安全脱险。
钟荣光在岭南大学任职期间,每当岭南大学、社会和国家处于关键时刻,就邀请孙中山到校视察和演讲。十年内孙中山先后对全校师生作了题为《非学问无以建设》《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可做大官》《世界道德之新潮流》等3次重要演说,使全校师生得益匪浅。
情系岭南 鞠躬尽瘁
钟荣光富有教育、救国救民的事业心,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岭南大学。他的自挽联就是写照:“三十年科举沉迷,自从知罪悔改以来,革过命,无党勋;作过官,无政绩;留过学,无文凭;才力总后人,唯一事工,尽瘁岭南至死。两半球舟车习惯,但以任务完成为乐。不私财,有日用;不养子,有徒众;不求名,有记述;灵魂乃真我,几多磨炼,荣归基督永生。”
他自 1899年入格致书院服务,历时40多年,学校由中学扩充发展成为岭南大学,学生遍及世界各地,岭南人声誉颇高,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与他亲力亲为,任劳任怨,苦心筹划、经营,几度出国募捐分不开的。
格致书院初办时,不为人们所认识,学生很少,仅十多人。钟荣光这位清末名举人于1899年入书院既任汉文总教习又作学生,由于他的声望和带动,逐渐获得了中国士大夫的注意和社会的赏识。家长的信任和邻近乡人的合作,学生渐增,为发展办学打下了基础。钟荣光成为中西双方之桥梁,学校行政当局避免了许多行差踏错的地方。1900年,书院学生、革命党人史坚如,因谋炸两广总督事败被杀害,书院受到牵连,为躲避发难,同年,钟荣光建议将书院急迁澳门,选张家花园为校址,改校名为岭南学堂,办学有了新起色。是时,经钟荣光的筹措,在广州选定河南康乐村为永久校址,1904 年,学堂迁回广州。在此数年间,中西教师增员,学生增加,虽利用木板屋因陋就简办学,学生成绩颇佳。例如,1904年北京政府在粤考选留学生,应考者500人只选取27名,岭南学堂学生黄家麟名列第九,及至1912年9月,奉教育部令改校名为岭南学校时,校内永久建筑物已增多,校园建设初具规模。
1907年,钟荣光任岭南学堂教务长。为解决宿舍的建筑费,他提出以捐款办法筹集。此举得到简寅初、林丕谷等80人的响应,捐建了中学宿舍。1909年,钟荣光开展首次环球募捐活动,倡导“天下一家”的思想,竭力为四海华侨子弟回国读书、接受祖国文化服务。钟荣光制定的华侨子弟特备教育计划与办学主张,深受华侨拥护,都乐意以子弟托付驾驭。1914—1916年,钟荣光再度为岭南筹款,遍走南、北美洲各地,为兴办华侨教育推进募捐,先后成立美洲“岭南共进会”30多处,得到了爱国华侨的捐助。
1917年钟荣光升任为学校副监督。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岭南学校财源断流、经费紧缺。他深刻意识到依赖外国人捐款办学终非善法,中国的学校还是应由中国人自己出钱自办才是真理。钟荣光为度过财政难关,走华人自力更生之路,发起向国内各界和海外募捐。1909—1926年先后4次向海外华侨募捐,得捐款120万美元,为学校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
从他任职副监督后,一直坚持并首先把农科大学办起来,1920年,钟荣光认为,要使国家富强,需要培养出实用的知识分子。他又有感于中国以农立国,农业落后,粮食不能自给,欲谋农业之改进,富国富民,决心筹办农科:“一面在养成实用人才,一面在改进农民生活。”如此良策却得不到纽约的岭南董事局的支持。1921年,在美国人不赞成的情况下,建立了岭南农科大学,钟荣光任校长,经费自筹,此举得到了孙中山和广州军政府财政部长廖仲恺及广东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并拨给开办费和办学经费。同时得到马应彪等10人捐资建成农科大楼(即十友堂)。经他筹划,选地购地,设立蚕桑科后扩充为蚕丝学院。另在省埠、肇庆、潮汕及海南岛筹办农场,以便就地推广农业科学技术,设想在农场附近设立学校,普及教育。钟荣光在逐步扩充办学规模之同时,积极向海外华侨募捐和建筑校舍。纽约的岭南董事局无意扩办岭南农科,于是钟荣光决心摆脱对外国人的依赖,单独由中国人组成岭南农科大学董事会,负责学校的领导和经费筹措工作,这是我国人收回岭南大学外国人管理教育行政权的先声。1927年8月实现了岭南大学收归国人自办。
钟荣光接任私立岭南大学校长后,首先将岭南农科大学改为岭南大学农学院。继而筹措1927—1928年度学校财政经费,在办学经费有困难的情况下,又得到了广东省政府和广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自1927年至1938年,钟荣光任校长期间,可以说是岭南大学办学的兴盛时期,岭南大学形成规模,条件良好;学院增加,学生增多;广揽人才,师资优秀;教学科研,同步发展;服务社会,贡献颇大。是时,私立岭南大学有大学、预科、华侨学校、中学和小学,全部学生已超过1000人,中西教职工200多人。钟荣光主理校务,在短短几年间,学校成为拥有文理学院、农学院、工学院、商学院、医学院,共有30 个系,以及曾一度设立过蚕丝学院,海外还有多间岭南分校的多科性综合大学,钟荣光校长之声誉日高。对此,上海圣约翰大学特授给钟荣光名誉法律博士学位。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钟荣光因病休养,一直身体欠佳,1938年6月,以年老退休,改任名誉校长。钟荣光在养病期间,仍念念不忘岭南大学如何稳定与发展,仍希望推行3个基金会,即美国岭南基金会、华侨基金会和同学基金会的主张。钟荣光献身教育事业40余年,在变革的实践中,把爱国思想与教育思想紧紧地联系起来,为国、为民、为岭南大学做了许多有益之事,堪称后人的楷模,这位南中国著名爱国教育家的业绩将永远为后人所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