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尽心智为林业 年登耄耋再攀高
——记著名林业教育家、林业科学家沈鹏飞教授
来源:《稻花香》     发布时间:2019-11-09     点击量:270

沈鹏飞(1893~1983),原名家球,字云程,广东番禺县人。华南农学院二级教授、我国著名林业教育家、林业科学家,我国现代高等林业教育、林业科学的先驱。1907年至1910年,在两广方言学堂肄业,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回粤参加了北伐学生军,1912年夏,返回清华学堂学习,191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被选送到美国俄勒冈州农业大学学习森林工业,随后在耶鲁大学继续深造,1921年,获林学硕士学位。同年归国,先后在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国立广东大学、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任教授、系主任、院长,暨南大学教授、校长,还担任过国民政府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和南京中山陵园园林处处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山大学农学院、华南农学院、广东林学院、中南林学院教授、系主任、林学院代院长、华南农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初开始,连续担任广东省第一、二、三、四届政协委员,1978年,当选为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翌年12月又被选为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1956年,参加了中国农工民主党,任该党广东省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主委和第八届中央委员。曾任中国林学会第四届中国环境遥感学会名誉理事长,广东省林学会、广东省遥感研究会理事长,中国林业教育研究会顾问。

高等农林教育的先驱

沈鹏飞,生于189375日,父传禄,番禺县秀才,执教私塾。沈鹏飞幼年随父在私塾读书,1907-1910年,在两广方言学堂肄业。同学中有革命党人廖毅,经常传播革命思想,沈鹏飞受其熏陶,逐渐树立了反清皇朝的革命思想,对孙中山先生十分崇敬。在方言学堂毕业后被遴选到清华学堂留美预备班就读。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沈鹏飞抱着满腔爱国热情,回粤参加了北伐学生军,并被派为见习官。学生军复员后,返回清华学堂学习。1917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被选送到美国俄勒冈州农业大学学习森林工业,随后在耶鲁大学继续深造,1921年,获林学硕士学位。同年归国,在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担任林科主任,主讲森林经理学和制材学课程,从此开始了半个多世纪的农林教育生涯。他对当年广东农业教育的落后状况深感忧虑,1921年在《广东省教育会杂志》(第一卷五号)发表了《对于办理农业专门教育之管见》一文,系统地阐述了对发展高等农业教育的基本观点:一是“亟宜采取高等教育集中主义,注全副精神财力以办一完善之大学或专门学校;二是国家经费支绌,专门人才奇缺,科研机构不宜与高等院校过为泾渭之分,二者应互相依赖,加强协作,相辅相成,以促发展;三是设立高等学校的宗旨,应是研究学术,造就高素质专家,以适应社会需求;四是高等教育“当取公立而不尚私立。”

1923年,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与南京东南大学农科、北京农业大学拟订了交换教授和学生可相互转学等合作协议,沈鹏飞作为交换教授奉派到北京农业大学任教,校长章土钊聘请他为森林系主任,在职时间虽然不长即南返广州,但他对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的建设,促进两校办学经验和学术思想的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

沈鹏飞对当年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拟扩建为广东农业大学的改大运动深为关注,积极支持。他在《为提倡农专改办大学者进一解》一文中,对广东当局不重视高等教育提出尖锐批评:“兴学以来,历今不下二三十年,而无一正式省立大学之建设,以致莘莘学子不远千里负笈外省异邦者络绎于道,是诚我粤人民之羞,而粤省教育行政一大憾事。”他认为,“吾粤一日无农业大学之设,则农业一日无发展之希望,此农科大学之设,当较各科大学尤为先者也。”而农科大学能否建立,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在于“政府有无兴学之决心,与大整顿实业教育之诚意耳。”经过农专师生共同努力,1923125日,广东农科大学筹备会正式成立,沈鹏飞被推选为筹备委员。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立了广东大学,农专成为广东大学的农科学院。

19267月,广东大学改名为中山大学。沈鹏飞教授被聘请为农科主任兼林学系主任。他深感责任重大,上任伊始,即兢兢业业从事擘划钻研。他在《中山大学农林科之使命及其概况》一文中,强调中山大学负有两种特殊使命,“即造就革命人才,与研究建设方术是也。”而“在大学生各科中尤当以农林科为主体。”他认为,我国农民最众,所受压迫最甚,最需要革命运动为之解放。农民革命又占革命进程中最重要之位置。农林科要造就农民运动适当人才,以供给革命进程的需要。就建设方面而言,“研究农林产品之增加及其用途,改善之方法,实为提高农民生活之根本要图,则此项建设方术之研究,又为本大学农科所当负特殊之使命。”

为使农科加快发展,俾能更好完成其特殊使命,沈鹏飞首先充实师资队伍,如在国内延聘陈焕镛教授,从德国聘请G·芬次尔、H·阿善罗等教授来院任教,为推动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紧密结合,在他的大力支持下,丁颖教授创立了中山大学南路稻作育种场;陈焕镛教授组建了农林植物研究所;邓植仪教授建立了广东土壤调查所。从而大大改善了中山大学农学院的教学科研条件,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沈鹏飞对林场建设也极为关注。1928年,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济深兼任中山大学政训部主任,他向中山大学建议,并得到广东省政府同意,在一片荒芜的白云山创办中山大学农科第一模范林场,以供教学科研之用。为加快白云山林场建设。他和G·芬次尔教授等在白云山进行了森林经理调查,编制了白云山模范林场森林施业案。他还先后邀请侯过、G·芬次尔、H·阿善罗等教授,具体负责林场的规划和实施。根据他们的建议,在黄婆洞建林场办事处——松涛别院,开辟了苗圃,设置造林试验区,并拦溪筑水库,在其间建有明珠楼、水月阁、松风亭、仙露台等,同时进行建桥和开辟林道,营造森林,至1937年,白云山林场造林约1400公顷,群山尽绿,碧水长流,松涛似海,名山生色,成为广州著名风景游览区。

1928年,沈鹏飞还为组织领导西沙群岛的调查工作作出了贡献。西沙群岛磷矿资源丰富,在国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过去一直不受国人重视,而为外人所垂涎。1928年,国民党政治会议广州分会决定组织一次对西沙群岛的调查,并成立一委员会主持调查工作,沈鹏飞被任命为委员会主席。他积极组织了包括民政厅、实业厅、建设厅、海军司令部、陆军测量局、两广地质调查所和中山大学等单位共15人参加的调查队,前往该岛进行调查。基本弄清了该岛地理气候、物产资源、交通等情况,揭露了日、英、法等国侵犯我国领土主权,掠夺该岛磷矿资源的行径。调查后,沈鹏飞编撰出版了《调查西沙群岛报告书》,这是我国早期研究西沙群岛的重要文献。

同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戴传贤任考试院院长,朱家骅任浙江省民政厅厅长,但仍挂中山大学正副校长名义,中山大学校务交由沈鹏飞代拆代行,直至1931年。沈鹏飞于1932年离开中山大学,担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高教司司长。期间参与筹建西北农林专科学校。

为发展林业教育竭尽心智

1949年初,沈鹏飞返回中山大学农学院任教。新中国的成立,为沈鹏飞施展教育家、科学家才华,实现他为林业教育献身的夙愿,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条件。

沈鹏飞一贯坚持林业教育必须与林业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他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和生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林业生产的高速发展是林业教育发展的基础,林业教育的高速发展又返过来促进林业生产的更快发展。”1950年,中山大学农学院受中央林垦部委托,开办林业专修科,沈鹏飞任主任。他亲自率领师生到海南岛进行了该岛历史上首次森林调查,摸清了基本情况,为开发该岛热带森林提供了宝贵资料。1951年,他为了配合广东橡胶事业的开拓工作,开设了橡胶经理课程,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橡胶经理学讲义。1952年,沈鹏飞担任华南农学院林业系主任后,为使林业系的教学、科研能更好地结合华南地区的林业生产实际,他于1956年向林业部建议,设立了华南林业科学研究室,由中央林业科学研究所和华南农学院共同领导,沈鹏飞亲自兼任主任,他常带头深入林区,研究森林经理、木材山价、油茶经营及其技术经济问题。他是我国早期把技术经济引入林学领域的研究者之一。

沈鹏飞为创办广东林学院,备极辛劳。1958年秋,林学系从华南农学院划分出来成立广东林学院,沈鹏飞任代院长。此后4年,林学院是在“大跃进”和国民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度过的,并且经过多次搬迁,至1960年秋,经中共广东省委批准,才决定在广州北郊白云山林场附近黄婆洞建校。同年第四季度开始破土动工兴建新校舍,至1962年,先后建成一幢9600平方米的六层教学大楼、两幢学生宿舍和一些基础设施,改善了教学和生活条件。此时,办学规模得到了发展,共设4个系6个专业,1961年末,在校学生人数已逾千人,师资队伍加强了,图书仪器设备得到了充实,对提高教学质量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恢复被多次迁校打乱了的教学秩序。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经过沈鹏飞和全院师生团结互助,艰苦奋斗,把林学系建设成为一间初具规模的广东林学院,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在此期间,1959年,沈鹏飞受林业部委托任华南、西南地区高等林业院校教材编写委员会主任委员,他除积极组织教材编写工作外,还亲自主编了《森林经理学》。

1962年夏,因贯彻执行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广东林学院重新并回华南农学院为林学系。19635月,为加强中南地区高等林业教育,经国务院批准,又将华南农学院林学系与湖南林学院合并,成立中南林学院,直属林业部管理,沈鹏飞任代院长,这一决定 ,给沈鹏飞很大鼓舞。中南林不仅面向中南地区热带、亚热带林业,而且负有培养外国留学生的国际义务。在3年时间内,他为学院的创建、开拓、发展,尽心尽责,使校区建设,办学规模,师资队伍都得到迅速发展,教学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正当中南林学院加快发展时,“文革”开始了,沈鹏飞受冲击,靠边站,建校工作中断了,其后中南林学院被拆散。沈鹏飞对此感到极为愤慨和惋惜,但又无能为力。

“文革”结束后,林学系再次成为华南农学院的一个大系。沈鹏飞恢复工作,担任华南农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搜集了大量史料,于1980年发表了《近百年广东林业教育史略》一文。总结了近百年来广东林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他在该文“回顾与前瞻”一节中,对比解放前后我国林业教育发展情况,感慨万千,他深有体会地说“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给我们提供了高度发展林业教育的可能性,但如果我们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林业教育仍有遭到破坏的可能。”

为加快森林经理学的学科建设和培养这门学科的高层次专门人才,1980年,他乘在北京参加林业教育座谈会的机会,直接向林业部雍文涛部长和农业部何康副部长建议,组建华南农学院森林经理研究室。他的建议得到农、林两部的重视支持,于同年森林经理研究室正式成立。这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最早建立的这一学科研究室。沈鹏飞亲自主持研究室工作,并开始招收研究生和专业进修生,为研究生开设《森林经理的实际问题》,对森林经理与林业经营现代化等,提出了一系列积极建议和设想,这是沈鹏飞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

沈鹏飞从教60年,树木树人,诲人不倦,桃李满天下,培育了几代林业科学技术人才,他的许多学生亦已成为著名林业专家教授。沈鹏飞学识渊博,撰写了不少论著,早在20世纪20-30年代就发表过《农业与林业之关系》《广东造林运动与森林教育之进程》,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发表过《近百年广东林业教育史略》《重视森林经理,发展森林经理——我国森林经理实践意见和问题》和《南方遥感试验场建设的探讨与工作报告》等。

年登耄耋,再攀高峰

“10年动乱”期间,沈鹏飞经受了不少折磨,但他性情豁达,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因此,在拨乱反正后,80多岁高龄的沈鹏飞勉励自己,应珍惜余年,加倍努力工作,不断奋进,以求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以补偿“文革”期间的损失。他曾吟诗明志:“卅年历尽风云变,耄岁欣沾雨露青,赶欧追美犹健步,高峰攀上又长征。”1977年秋,他积极贯彻中国科学院指示,为恢复中国林学会和广东省林学会做了大量工作,并帮助广东省9个地区成立了分会。沈鹏飞不顾年迈体弱,积极参加学会学术活动,即使在1980年患病住院期间也还为中国林学会年会撰写论文——《重视森林经理,发展森林经理》,委托助手到会代为宣读,得到与会同行的高度评价,认为是森林经理学发展的方向。沈鹏飞后来还亲自在广东龙门县地派公社合子林场建立了南方集体永续经营利用试验点,展开了多项试验研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号召全国人民向四个现代化进军。沈鹏飞虽年登耄耋,但他“自顾老马识途,尚能健步”,除充分利用林学会的阵地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外,一如既往枝节走四方,带领科技人员翻山涉水考察森林,以期对林业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1979年,他鉴于广东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珠江有可能重蹈黄河覆辙,便组织了林业、水电等有关单位42人的科学考察团,跋涉于阳江、电白、郁南、德庆等县进行水土保持的科学考察。考察后对广东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系统建议。同年9月,惠阳地区发生特大水灾。12月,沈鹏飞又组织科学考察小组会同地方有关部门,对西江上游水源林进行调查研究。经过分析,他明确指出,特大水灾与乱砍滥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有密切关系,并提出治理意见。紧接着,1980年春,他又再次与有关专家学者考察流溪河、增江上游的水源林,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划定水源林的原则和经营水源林的方针等方面的建设性意见。他认为,必须加强森林的保护和山区建设。他批评某些领导对山区工作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国家对山区的支援也很不够。他大力呼吁政府要“治水必须治山,要将农业搞上去,非大力建设山区,发展林业不可。”

沈鹏飞虽年事已高,但对新鲜事物反应灵敏,1978年,他在天津参加中国林学会学术活动期间,接触到遥感在林业规划中的应用问题,返回广东后曾以林学会名义向省科协建议,组织了多科性协作的广东遥感研究会,这是全国遥感学术研究组织的先导。由于他的积极争取,参加了多次全国性的遥感学术会议,并获得林业部的支持,在广东省龙门县南昆山林场首先建起我国南方遥感试验研究基地——林业部南方遥感试验场,为这一门综合性新技术的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

1982年,沈鹏飞已届90,仍南北奔波,马不停蹄,战斗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他曾赋诗《九十自咏》二首,表达他虽已年登耄耋,但壮志不减当年:

(一)

古稀已过廿周年,历尽风霜迈向前。

幸喜顽躯强且健,欣逢国祚盛昌连。

半生付与烽烟火,余步犹留夕照天。

植树营林酬志愿,畅观遥感学尖端。

(二)

瞻前顾后悟玄机,八十九年事觉非。

浩劫多回殊少乐,乱离历尽亦堪悲。

老逢盛世难虚度,不忍旁观看弈棋。

四化征途同策励,高峰攀上勇驰驱。

这两首诗言志言情,抒写性灵,洋溢着沈鹏飞对祖国的热爱,对“四化”的豪情壮志,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充分显现了他高尚的精神风貌。

1982年春天,沈鹏飞参加了在南京召开的全国环境遥感学术年会;6月赴北京开会;7月又到东北考察林业资源和北方林业遥感试验场,研究东北林业建设现状,在取道北京南返时,利用在北京逗留一天的时间,不顾长途跋涉的劳累,伏案疾书写了一份长达数千字的关于林业建设的书面建议,送交林业部长;8月农学院安排他在中山县度假期间,仍念念不忘工作,亲自攀登五桂山,检查一个遥感科研课题的进展情况。就在这次活动中患上感冒转为肺炎,住院治疗期间,他不顾病体虚弱,在病床上拟订了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并为开展华南林业建设新局面的研究作准备。12月中旬,沈鹏飞病情恶化,适逢中国林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他对助手口授了给大会的贺电:“热切期望更多的中青年进入理事会”,“愿青山绿涛把红色中华衬托得无比壮丽!”字里行间充满了这位老林业教育家、科学家对绿化祖国的强烈愿望和壮大林业科技队伍的殷切祈望。

198316日,我国著名林业教育家、科学家沈鹏飞教授离开了他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但他那为振兴中华林业的无私奉献精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高尚风格,胸怀豁达,严于律己的美德,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