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著名植物病理学家范怀忠教授
范怀忠(1917-2003)男,广东惠阳人。华南农业大学三级教授,是国内外著名植物病理学家和教育家。1941年在岭南大学园艺系毕业,1950年获美国威尔康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9月起在岭大农学院和本校任教,曾兼任植病教研室、植物病毒研究室、植物保护系主任;1981年受聘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先后担任中国植病学会副理事长、中南和广东省植病学会理事长;《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主编,《植物保护学报》副主编等。广东省第四、第五届政协委员。曾先后获广东省劳动模范、南粤杰出教师、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憾人的师者风范
范怀忠教授有一句名言:我们必须培养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培养出“超过自己”的人才,这是时代的要求。他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好像是“接力赛”一样,每个人只能跑一段,在自己跑的这一段里,要尽力地跑、尽力去创新,但更重要的是要把接力棒交好给下一代,使他们能更快地向前跑、更好地创新,使我们的事业不仅后继有人而且能发扬光大。
在五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范怀忠教授始终像个“接力赛”中的领跑者,不仅自己奋勇当先,而且竭力提携后人。五十多年来.,他不知疲倦地担任着大量的教学工作,先后讲授 “普通植物病理学”和“高级植物病毒学”等10多门课程。直至86岁高龄,仍活跃在讲台上。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他编写不同的教案,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每一门课程的每一次教学,他都绝不因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而有丝毫懈怠,他都要反复思考如何将精深的专业知识讲得语言生动、形象比喻、深入浅出,如何令每一堂课都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让学生多受教益。每当他在讲台上精彩讲述的时候,课室里学生的思维、兴趣总是如影相随,师生一起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物我皆忘。
范怀忠教授勤恳治学、甘当人梯扶后辈的学者风范,教育和感染着每一个受过他教晦的学子。曾有学生惊叹而又敬佩地问他:为什么每堂课无论内容如何繁杂,范老师都能讲得井井有条!为什么无论多么枯燥的理论,范老师都能提纲挚领,抓住兴奋点,让学生产生兴趣!而且课堂上他侃侃而谈,几乎不用看讲义!却不知,庖丁解牛历数十年而至游刃有余。原因就是范老师他虽然年年都上这些课,但是,每次上课的前一晚,范怀忠教授必重新备课,誊写讲义稿,当天早上还要再备课一小时,用红笔在讲义上将重点划出。这样,上课时,他自然胸有成竹,不需看讲义,仅只瞄一眼红线,就能娓娓道来了。这是范怀忠老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同时,也充分展示他为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甘于付出大量心血的崇高精神。
范怀忠教授鼓励学生写论文要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力求用最简洁的语言将高深的理论表达出来。他说“论文是给别人看的,而不是要卖弄自己的学问,要把读者的方便放在第一位”。对每一位研究生或助手们写的论文,他都认真提出意见、指导修改七、八遍,甚至十多遍,学生们对此感受非常深刻。他的研究生说:“经范老师指点修改论文,过程是痛苦的,但收获是巨大的,我们不但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做学问的态度,甚至做人的原则上都有了很大进步。”
范怀忠教授说,学生进到校门来,首先是学做人,学处事;其次才是学知识、学科学,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教学,不只是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打造。在教学过程中,他不仅注重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更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和科学道德的教育。对研究生和助手的实验操作,范怀忠教授要求非常严格。他特别强调要事事处处为别人多着想,要把方便留给别人。他说:“做事不留手尾,若只顾自己方便,不顾别人有麻烦,很不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他言传身教,一辈子都坚持这样做,也教导他的学生要这样做。
五十多年来,曾受他教育的学生有2000多人,培养研究生50多人,其中博士生近20人。这些学生中,有不少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植物病理学家、教授和学科带头人,有的还担任高校校长、科学研究院院长和地、市、县级领导,他们在不同岗位上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学生们每每提及范怀忠教授都赞叹不已,无不为他一丝不苟的教书育人精神所感动,无不为他严谨的科学思维所折服。
骄人的学术成就
范怀忠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植物病理学家和植物病毒学家,专长于植物细菌病和植物病毒的研究,为推动我国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细菌和植原体)学和植物病毒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以其科学上的重大贡献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重要地位,成为华南地区植物病毒学科的奠基人。
早在上世纪50年代,范怀忠教授就发现并鉴定了世界性的细菌新病害甘薯瘟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创造性地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解决了该病害在华南地区严重危害生产的状况。当时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科研条件还相当落后,身为归国博士、三级教授的范怀忠,在远离广州数百公里外的偏远地区长期蹲点,无论风吹雨打,还是烈日当空,他都和学生及当地农民一样,在田间调查研究。艰苦的生活,繁重的工作,使范怀忠病倒了,他患上了当时我国还非常罕见的黄胆性肝炎,当地缺医少药,难以对他的病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但是范怀忠教授不愿放弃进行了一半的试验工作,忍着病痛,坚持工作,体重一天天下降,一个多月里竟瘦了近十公斤。
1964年,广东、广西乃至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流行水稻黄矮(暂黄)病,这是一种世界性新病毒病,该病发生突然,来势凶猛,广东全省全面发病,为害严重。关于病害的发生原因,当时许多学者,包括某些著名学者都认为是由于营养失调所引起的。范怀忠教授领导科研小组,经过深入细致调查研究,认为该病是由病毒引起。为了尽快解决生产上的问题,他不顾个人荣辱,勇敢地站出来为真理辩护。在两种学术观点的争论中,刚开始,范怀忠他们处于下风,甚至受到一些人的冷嘲热讽。在广东省农业厅组织的专题研讨会上,十天十夜的激烈争论,都未能统一认识。但范怀忠不屈服于权威,不为各种假象所迷惑,坚定不移地坚持正确的观点。之后,他又带领科研小组深入生产第一线,让理论经受实践的检验,不但获得了有力的实验结果支持,而且弄清了该病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从而控制了该病的蔓延和危害,深受广大群众的敬佩。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范怀忠教授探求真理、热爱真理、坚持真理的科学家情怀。
20世纪70年代,范怀忠教授鉴定并有效防治了桑树青枯病和水稻凋萎型白叶枯病。并因此于1978年获得广东省科技奖励。20世纪80年代,他领导的课题组揭示了水稻瘤矮病在我国南方的发生流行规律,并以水稻秧苗期施药杀灭传病昆虫措施对该病实行有效的控制,为水稻生产挽回了数以亿元的经济损失。这项研究1986年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上世纪90年代初,他对水稻橙叶病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于1999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番木瓜是一种具有良好保健功能的热带、亚热带水果,素有“岭南佳果”之美誉。范怀忠教授等在1959年首次发现广东省发生番木瓜环斑病,随即向有关部门和领导反映该病害的严重性。因为该病曾毁灭过世界多个番木瓜产区,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性原因,研究工作未能深入开展,至上世纪70年代末,华南地区番木瓜生产遭受了毁灭性打击。上世纪80年代以后,范怀忠领导科研小组对番木瓜环斑病进行了锲而不舍的研究,全面弄清了该病的病原特性和发生规律,采用辐射诱变和转基因技术,创新了番木瓜耐病种质,取得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1996年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为重振我国番木瓜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香蕉病毒病是影响香蕉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范怀忠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弄清了我国香蕉病毒病的病原特性和发生规律,并结合生产上普遍采用组培试管苗的特点,建立华南地区香蕉苗繁殖母芽病毒检测中心,实施试管苗带毒情况检测,有效地控制了香蕉花叶病。仅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就为香蕉生产挽回经济损失20多亿元。在有关的抗病转基因品种的培育工作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0年获得了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他甘当配角,在范老师带领下的研究团队,从“六五”、“七五”、“八五”、直至“九五”一直配合园艺系教授参加全国蔬菜抗病育种协作攻关项目,取得显著成果,其中“中国番茄病毒原鉴定、抗源筛选创新及利用”,199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世纪80年代以来,范怀忠教授主持筹建了华南地区惟一一所农业部部属植物病毒研究室,开展热带和亚热带作物病毒病的研究,先后主持并完成了国家基金、省基金、国家教委基金、农业部、省和市重点课题二十余项。直至现在,植物病毒研究室获得国家、部、省、市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有8项。为丰富植物病毒学的理论和解决生产上重大的病毒病危害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该研究室的建立和发展,凝聚着范怀忠教授的大量心血。为了给年轻后备人才的成长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他呕心沥血,甘为人梯;他以身作则,视研究室为家,在他的带领下,研究室成为一个严肃活泼、团结奋进、富有战斗力的科研教学团队,这个团队在保证完成各项科研任务和研究生培养任务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深沉的爱国情怀
范怀忠教授出生在广东省惠阳县山区一个清贫的小学教师家庭。童年和少年时期,正是中国国力最为贫弱、深受外国列强凌辱的时期,与那时代的所有中国百姓一样,饱受内战和帝国主义侵略之苦。贫困潦倒的幼年生活,培养了他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和励精图治的爱国情怀。
1950年10月,经过三年的艰苦求学,范怀忠教授以优秀成绩获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并被选为“Sigma- Sci(美国自然科学学会)”荣誉会员,他断然谢绝了该校及其他国家的高薪聘请,毅然决然地回到刚刚得到解放百废待兴的祖国。
五十多年来,漫漫岁月中,伴随着新中国的坎坷,范怀忠教授与许多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生活清贫,工作辛苦。但他始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植物病理学研究及教学工作中,兢兢业业地奋斗了几十年。他进课堂教学、下乡村调研,一直坚守在农业教学科研岗位上,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荣获广东省劳动模范( 1988年)、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1988年)、广东省高教战线先进工作者(1989年)、国家教委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1989年)、广东省“南粤杰出教师”特等奖(1994年)等奖励。
1988年,中国植物病理学家代表团访问美国(范怀忠教授因病住院未能参加),在威斯康星大学举行的欢迎会上,几位范怀忠当年留学的美国朋友谈到了范怀忠,他们都特别想念他,并由衷地感叹:“范怀忠博士是一个至诚的爱国者。当年毕业时,我们都要他留校,但他坚决要回中国。”闻言,范怀忠教授深有体会地说:“爱自己祖国的人必然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几十年后再回顾为什么要回国工作时,范怀忠教授说:“在美国不管生活怎样优越,毕竟是在异国作客,寄人篱下;回到祖国,不管生活怎么样,这毕竟是我的祖国我的家。在美国,不管工作成绩多么好,毕竟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而回到祖国,我每一项工作,一针一线,都是为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我觉得心安理得,干累了我也高兴。因为祖国建设的成就乃至祖国的灾难,都有我的一份苦乐在内,我无愧于当一个中国人。”他经常对他的学生和助手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几十年来,范怀忠教授就是用这种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挚爱,严格地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地工作,始终如一地履行着自己的理想信念——为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毕其一生,努力学习、奋力拼搏、全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