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
吴清平,1962年生,广东梅州人。1987年硕士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1999年获华南理工大学发酵工程博士学位。中国食品安全科学技术专家,中国食品微生物安全监控理论奠基人。现任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兼任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清平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52项,取得经鉴定国际先进水平成果28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广东省专利金奖1项,均排名第一。获授权发明专利82件。参与制定国家及地方标准10项。201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2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17年获首届南粤突出贡献奖和第二届“叶剑英奖”。
求知种子播于心,刻苦钻研终成器
1962年11月15日,吴清平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的一个农村家庭。他的父亲是当地的一位卫生站医生,是远近有名的“知识分子”;母亲则是典型的客家劳动妇女,勤劳简朴操持家庭。父母始终认为,刻苦读书是改变人生的唯一选择。因此,自吴清平幼时起,家中就有着浓厚的求知氛围。
在梅州地区,“赴圩”是客家人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活动。每到“圩日”,各镇市场上商贩遍地,人头攒动,颇为壮观。在这一天,孩子们常跟随长辈前往镇上采购,也趁此机会向长辈索要玩具、吃食等。但据大姐吴银招回忆,吴清平小时候和父亲赶集时一心只缠着父亲买书。求知的种子在他心里扎根破土、郁郁生长。正是怀抱着充沛的学习热情,吴清平自小就立志要考上重点大学。
但这颗求知种子的生长却多遇逆境。吴清平家庭条件较为艰苦,家人几乎每天以咸菜辅食。为了帮助父母分担家庭压力,吴清平主动包揽家中农活,干完农活才学习。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班上同学大多基础薄弱,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不足。面对晦涩难懂的物理课程,部分同学甚至因赶不上课程进度而选择放弃。吴清平却表现出了昂扬向上的斗志,他抓住每次课余时间向老师请教问题,直到彻底弄懂为止。当时的班主任张荣祥老师对吴清平赞不绝口:“他身上有一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干劲。”
高中时期,电影在当时的年轻学生中流行,看电影也成了倍受喜爱的娱乐活动和当时年轻人的时尚活动。而吴清平却丝毫不为所动,他组织同学们成立学习小组,一同为高考备战复习。组内好友张国球将他的自律用功看在眼里,回忆道:“每晚11点宿舍熄灯后,吴清平总会再次点灯,一直苦战到12点多方才休息,而次日天刚亮时,他又早早起床,开始复习功课。”灯灭灯又燃,求知在路上。就在这样孜孜不倦的学习中,吴清平于1980年从蕉岭中学毕业,成功考上华南农学院(1984年改名为华南农业大学),攻读林学专业。
在华南农业大学潜心学习七年后,1987年,吴清平获得森林保护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工作,致力于食品微生物安全监测和控制技术及相关基础研究。1996年,吴清平进入华南理工大学攻读发酵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继续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工作,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逐步成为我国知名食品微生物专家。
科研不论假日,汗水浇灌成果
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们每天都在进行着大量、反复的微生物分离、培养和分子生物工程实验,每项科研项目的成功都离不开实验参与人员付出的巨大心血。在这群人之中,吴清平的付出更让人敬佩、叹服。
身为研究所所长,吴清平以身作则,在科研项目攻坚阶段不分假日、不分昼夜,心无旁骛地做好手头的实验工作。“科研不论假日,汗水浇灌成果”,吴清平在“没有假日的实验室”给所有科研人员树立了敬业专注的好榜样。项目研究助理张一凡诚恳地说道:“在所里没有人比吴所长的工作时间更长。”
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吴清平承担的科研和社会工作更多了,工作的担子也更重,工作时间基本是5+2、白+黑,即使春节期间回老家蕉岭,依然与当地政府、企业就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与规划进行交流和座谈。同时,吴清平也承担了大量的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项目和学术交流项目,由他承担的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食品微生物兽药安全风险控制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已形成“关于构建‘中国食品微生物安全科学大数据库’的建议”的院士建议,提交给国家领导人;由他作为大会主席的“中澳食品安全研讨会”已成为中国工程院和澳大利亚工程院品牌国际交流会议;由他创办的“中国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已连续举办六届,在国内外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特别是2018年5月由吴清平作为大会主席召开的中国工程院最高级别的国际会议“食品安全与健康国际工程科技高端论坛”,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的400多名代表参加,在国际同行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提升了中国在食品安全与健康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凭着出色的科研能力,多年来,吴清平承担和主持了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50多项;获得省级鉴定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成果28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56件,其中100多件已获专利授权。
吴清平主持完成了“食用菌优质高效大规模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发明了松木屑快速除脂技术,扩大原料来源;创新了快速制种、培养基高效灭菌、连续接种设备和筐式集成栽培法,提升工效5倍,投资和能耗只有同等规模的国外引进工艺的1/3—1/2;发明菌种保藏新技术,延长保藏时限5—10倍,并创建了华南最大的食用菌种质库,保障了种源的安全;发明食用菌活性成分原态提取法和发酵酶解深加工新技术,开发出系列功能性产品;创新了食品卫生微生物及有害物质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和高效环保污染微生物消杀技术,使检测时间从常规数天至数周缩短到几分钟至几小时,并提高消毒效率30%—50%,在国内首次突破了食用菌产业在线质控技术难关。该成果在200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并在全国推广,获得社会效益23.5亿元,带动了近2万户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由吴清平主持完成的“食品微生物安全快速检测与高效控制技术”项目,通过系统基础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建立起全国最大的食源性致病菌菌种库和主要菌株的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指纹图谱,首次系统揭示了常见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在我国大宗食品和饮用水的污染情况、分布规律、累积机理和风险水平,以及新型大宗食品工业消毒剂及防腐剂的消毒和防腐机理,为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溯源和研制新型高效消毒剂防腐剂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研发的系列化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快速检测和高效控制技术,在全国进行了推广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我国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突出问题。该项目成果在2010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为食品行业和卫生监督检验机构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极大提高了我国食品微生物安全检测和控制技术水平。
在我国,瓶装饮用水工业存在大规模的微生物污染和消毒副产物问题,人们对饮用水污染问题有着极大关注,吴清平也极为关注。他联系自身科研领域知识,带领食品安全团队分析造成微生物污染的原因,通过探索抑制水中溴酸盐生成的机理,研发出包装饮用水致癌消毒副产物溴酸盐控制新技术,为中国瓶装饮用水行业的发展解决了重大技术难题。据了解,许多全国知名瓶装水品牌,其关键生产技术皆出自于吴清平带领的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微生物不可见,大价值诚可观
每年春季,草长莺飞,每一个生命都变得跃动鲜活、更富生机。随之而来的,还有更活跃也危险的微观世界——诺如病毒高发,常造成感染者呕吐腹泻、患肠胃炎。多年来,吴清平一直在进行诺如病毒的研究工作,但如何对其进行有效防控,仍是困扰他的一大难题。
“微生物可谓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可能引发食源性疾病,又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保障畜禽产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吴清平说道:“若想让这把‘双刃剑’为己所用,首先要做的就是认识它、了解它,然后才能利用它、打败它。”因此,吴清平开始着手于微生物基础性、理论性的研究工作,研究其基因组,探究其致病机理,了解不同食品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同时,他致力于推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数据库的建立,提出构建中国食品微生物安全科学大数据库,并使之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数据库互联互通,以提升监管部门的监管效率,辅助决策。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与人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监管部门、相关企业的履职尽责,也需要食品方面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吴清平始终坚持:“科研要为提升监管效率服务。”在他致力建立的微生物大数据库的助力背景下,食品产业发展和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工作都得到了极大推进,微生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2018年3月,吴清平担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他所提交的“关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微生物安全与健康国际创新中心的建议”得到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吴清平建议,加强广东省微生物健康与安全领域的系统性基础研究工作,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微生物安全与健康国际创新中心,以此引领全省生物技术发展、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而推进粤东西北地区的振兴。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微生物安全与健康国际创新中心,发挥微生物的可利用价值,是吴清平团队结合专业特点的一次深入思考、一次具前瞻性的发展战略建议。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其中重点提出要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在全国两会期间,第二次代表履职的吴清平带来了新的真知灼见:加快大湾区微生物学科布局,抢占国际科技创新高地。近几年来,世界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微生物大数据,并把它作为各国国力竞争的新战场。为了抓住这个发展机遇,让中国抢占国际科技创新高地,吴清平还提出,打造中国微生物菌种基因与生物安全的大科学装置,加强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使其能够在生物医药、生物芯片、医疗器械、生命科学仪器研制、人工智能等应用微生物领域,特别是对粤港澳地区防控烈性微生物传染病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的名誉所长,吴清平深知他个人与研究所的责任与担当,十分重视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工作:“对一个研究所来说,有两个方面是最应该也最首要去做的,第一个是要顶天,要创新;第二个是要立地,要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微生物微小,肉眼不可视察,徒手不可感知;但蕴藏在其微小的躯体下,是有待挖掘、有待利用的不尽价值。多年以来,吴清平率领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秉承“顶天破旧,开拓创新;立足国民经济,支撑社会发展”理念,致力于食品微生物安全和食用菌生物工程研究开发,其科研成果在全国数以百家的企业中得以应用,让微生物发挥出大价值,为我国食品安全和食用菌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助家乡发展振兴,援藏民脱贫致富
家乡,是落叶随风飘扬的最后一处,是游子内心深处的最软一寸。有这样一方土,四面环山,丘谷相间;山水清幽秀丽,人民热情好客。这是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是中国的第四个“世界长寿之乡”,是吴清平眷恋的故土。
作为家乡蕉岭的一分子,即使如今科研工作繁忙,吴清平也从不曾忘记家乡人民,时刻惦记家乡发展。张荣祥老师也对其赞不绝口:“不管是同学遇到困难,还是家乡发展需要支持,吴清平都一定会尽力帮忙。”
2016年2月25日,蕉岭县人民政府、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拟于未来10年内投资55亿元人民币,在蕉岭县的生态环境提升、世界长寿乡大健康产业拓展、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生态农业开发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
“因为我们都是蕉岭人。”吴清平与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水深情地说道。源于浓浓的家乡情结,期待着家乡广阔的发展前景,吴清平携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利用微生物方面的科研优势,在多方面提供技术研发支持,全力协助三方合作项目的建设,助力推动家乡蕉岭的创新发展。除此之外,他十分赞赏家乡依托生态资源禀赋进行创新发展的做法,并对蕉岭的未来满怀憧憬与祝愿:“我很高兴看到家乡坚持以创新、绿色等新理念来引领加快振兴发展,也希望自己能为家乡更好地做好‘绿色健康特色’文章出一份心力。”
为了推进大健康高科技项目尽快在蕉岭落地见效,自2019年起,吴清平及其团队多次深入蕉岭县各镇各村开展实地调研。他们与当地卫生医务人员合作,在村镇开展义诊活动,让村民享受更好的健康服务;对当地长寿老人家庭进行访问,在亲切交流攀谈中进行问卷调查和采样检测;围绕长寿人群居住环境和人体微生物采样,应用高通量测序、菌群分离培养等现代前沿生物学方法,分析菌群分布特征,从微生物、微生态角度探索长寿乡的长寿秘密。调研途中,吴清平亲切友善且平易近人。在蕉岭村里村外,院士亲近村民,与老人们自然交谈、其乐融融,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除了扶助家乡蕉岭发展振兴,吴清平还将科学援助之手伸向了遥远的西藏林芝。从2011年至今,吴清平及其团队曾多次前往林芝市进行食药用菌援藏工作,每次工作时间约15天至100天。
为了寻找适合高原地区栽培的食药用菌优良品种,吴清平和团队成员们饱尝艰辛。西藏地区环境恶劣,高原缺氧,紫外线强,而以险著称的318国道川藏线排龙天险段是寻找种源的必经之路,常有被洪水冲垮的危险。团队时而行经蜿蜒山路,时而攀临万丈悬崖,时而突遇山体滑坡,时而困于道路塌方……他们常常需要在这种艰难环境中连续工作,尽管如此,从未有队员选择放弃,从未有队员言语埋怨,所有人都抱着援助藏民致富的目标,一直埋头苦干。
功夫不负有心人,长期艰苦的搜寻工作终于在波密县扎西岗村的密林中得到了回报——团队发现了白肉灵芝新品种。与普通灵芝相比,这种藏地特有的灵芝新品种内灵芝多糖的含量比普通品种高2—4倍,灵芝三萜也达到普通品种的120%以上,在肿瘤抑制方面有良好效果,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和药用价值。自此,林芝市的白肉灵芝产业打开了脱贫致富的大门。2012年,林芝市米林县开始试种白肉林芝,亩产高达200—300公斤,每亩产值可达15万—30万元。解决了新品种的繁育问题后,菌种更为稳定,至2017年,白肉灵芝年产量达60万袋,其干品价格每斤为300—500元。目前,白肉灵芝已在西藏全区实现人工栽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吴清平团队仿佛一缕春风,用切实的科研工作吹开了藏区的致富之门,带动了当地食药用菌市场的发展。在林芝,只要提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农业科技特派员吴清平,人们都赞不绝口,足见吴清平对林芝市灵芝产业的建设与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收录有吴清平院士的亲笔手迹:“科学路漫漫,胸怀平常心。”沉下一颗心,埋头于科研,吴清平院士踏实谦逊、潜心钻研的品质令我辈敬仰。后起之辈当摒除浮躁之心,学习院士之风,努力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