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科研促发展 留得身后满茶香
——记著名茶学家莫强教授
来源:校史馆 《璀璨华农·人物传(第1辑)》     发布时间:2019-11-09     点击量:489

莫强(1919-1984)广东广州市人,教授,著名茶学家,我校茶学学科奠基人。194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1953年后在我校任教,曾任经作教研室主任,农学系副主任。他在茶学栽培、茶业制造和农业产品加工等学科学术造诣深厚。编写《茶树栽培》、《茶叶技术专题讲座》等教材。创立茶叶教研室,亲任主任,积极罗致人才,扶植后辈。1972年起筹建茶学本科专业,于1977年获准招生。后人在他开创的学科基础上,又建立了茶学硕士、博士学科点,相继招生。1978年成立广东省茶叶学会,任首届和第二届理事长。1979年创办《广东茶叶》期刊,并任主编。曾任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茶树栽培学》、《广东茶叶》副主编,著有《茶叶制造》、《野生资源从化白毫》、《茶树育种》、《农产品贮藏加工》等教材。从国内外引进茶树良种和先进制茶机械设备,精心改进和提高其工艺水平,使石牌红茶名声大振,香飘国内外。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1919年11月9日,广州市一个商业经营者家庭,新增了一名成员,他就是莫强。1944年,正值青春年华的他,考入中山大学农学系学习,从此踏上了发展祖国农业并奉献一生的漫漫求索之路。1948年,大学毕业后的莫强进入台湾农业实验所农艺系水稻育种实验室任技师,同年他成为中国水稻学会和中华农学会的一员。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莫强执教于华南农学院。自此,他便与三尺讲台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助教、讲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莫强在提升自己、教书育人为祖国培育人才的同时,还在茶树栽培、茶叶制造和农产品加工领域造诣精湛,成就斐然。

茶产业之光,茶学系之幸

中国是茶的故乡,“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岭南地区地处亚热带,自然条件优越,自古以来便有种茶饮茶的习俗。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下,岭南地区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茶文化。20世纪70年代,世界茶叶市场蓬勃发展,广东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利用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茶叶生产。但是,由于存在生产方法和模式落后、人才不足等问题,广东没有很好地利用自身优势发展茶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广东省竟没有一所高等院校有专门的茶学专业培养茶学人才,茶学人才急缺。在这“无人可用,无才可供”的背景下,心系祖国发展的莫强,产生了创办茶学专业以促发展的念头。

1972年,莫强开始着手准备建立华南农学院的茶学专业的筹备工作。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的各项工作受到巨大冲击,筹建工作困难重重。但是,莫强并没有放弃。他多次走访广东省农业厅,不辞辛苦、不厌其烦地多次找校领导、学校各负责部门,为茶学专业的创办而四处奔波,。在他的不懈努力下,1974年,华南农学院茶学教研室成立。之后,他再一次挺身而出,勇担重任,成为教研室主任。为给学生创造更好更优的学习条件,莫强不畏艰辛,辗转多方,几经联系,把一批在茶区和研究单位工作、具有丰富茶叶生产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的知识分子引进教研室,组建了最初的茶学师资队伍,且亲自编写教材《茶树栽培》,开办茶叶技术专题讲座等,为学生成长成才倾注了大量心血。自1974年起共办了20多期训练班,学有所成的弟子们前往广东、海南、广西、云南、江西等省(自治区)的茶叶生产单位和有关部门,投入第一线的基层工作,将所学尽用于实践。此举解决了人才稀缺的燃眉之急,助力我国茶业发展。1977年,华南农学院茶学专业本科开始招生,实行教学日益规范化,从此,学校为社会输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等茶学人才。

茶以文章送芬芳,遍及神州入人心

在潜心于教学、科研的同时,莫强也意识到,要推广茶叶种植、生产技术,促进茶叶工作者之间的经验交流,一本优秀的茶叶刊物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产茶大省的广东,更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省级茶叶刊物。1978年,心系故乡发展的他协同广东省外贸局、农业厅,组建了广东省茶叶学会,并被推选为第一届和第二届理事长,领导着初具雏形的茶学会的发展;1979年他创办了广东省茶叶学会刊物《广东茶业》,并任主编。他深知这一本刊物的重要性,因而对这一份工作有着强烈责任感。以读者、作者为师,这是莫强对编者的要求;爱茶如命,爱稿如命,这是莫强对编辑的督促。《广东茶业》编辑通过会议民主审稿,制定了“每期刊物,一位作者只能发表一篇文章”的规定,以确保刊物文章的质量。在他的努力之下,《广东茶业》日渐精进,成为茶学界一大重要刊物。如同三月的春风,为广东茶学界增添了勃勃生机。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为满足本地茶叶生产实践、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莫强于20世纪50年代起便致力于建设华南农学院校内茶园、茶厂。为此,他与各茶区的科技人员密切联系,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建立了校内茶树品种资源圃,收集国内外茶树品种如云南凤庆双红大叶种、海南大叶种、台湾种、印度阿姆萨种、越南大叶种、连南大叶种等100多种。其中,海南大叶种、凤庆双红大叶种等经过引种试验和生产考验,已成为广东茶区发展新茶园舞台上的主角,为广东茶叶良种化进程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良种有了,种植技术自然也不能落下。培养和完善茶园密植、丰产、规模化栽培技术和进行各种名优茶制作实验等,也是推动广东茶叶产量和产品档次提高必不可少的行动。茶树的修剪、施肥、采摘等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并在茶园生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背后莫强投入了极大心力,耗费了大量精力,付出了辛勤汗水。古诗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而对于莫强的茶叶研究工作来说,也可谓是:谁知杯中茶,片片皆辛苦。寒来暑往,冬去春来,莫强一年如一日地为茶学研究、茶业发展不辞辛劳,鞠躬尽瘁。酷日当头,莫强在茶园里忙碌着,身上淌着大滴大滴的汗水,也顾不上热;寒风凛冽,莫强在茶园里忙碌着,也顾不上冷。饿了,靠几块饼干充饥;渴了,找点泉水解渴。他在茶园里戴着草帽不分寒暑穿梭忙碌着的身影,在人们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莫强全身心投入茶园的管理、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在实践中求发展,在理论前进中促实践。此外,他大力支持发展应用茶园覆盖技术,总结出此技术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减少水分蒸发、调节地温和改良土壤结构等多种作用,栽培技术理论由此得以丰富和发展。莫强还学习了国外的弯枝法和分段修剪经验,另辟蹊径,将两种方法相互结合运用,此举极具创造力。这一成果,为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些辉煌成就的背后,是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茶园的埋头探索。

孜孜不倦求发展,终留茶香满人间

为打造优秀的本土茶叶品牌,使广东茶叶在竞争中领先,在创办华南农学院实验茶厂期间,莫强引进了台湾先进的制茶机械设备来打造独具特色的茶叶,“石牌红茶”便应运而生。石牌红茶色泽乌润,虽其貌不扬,但一经冲泡,汤色红亮、清透;香气悠长,沁人心脾;滋味浓醇鲜爽,回味无穷。石牌红茶畅销华南,远销东南亚,在国内外都有着较高美誉度,广大茶饮爱好者对其交口称赞。当年广东省委书记陶铸出访苏联时,曾将石牌红茶作为礼物赠予外国友人,获得了外国友人的高度评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莫强1953年走上了华南农学院的讲台,这一待,便是一生。在教学中,他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在课堂上,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深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学生们受益良多。据他的学生,华南农业大学茶业科学系原系主任王登良回忆,莫强是一位严谨的好老师。严谨这一性格特点在他的教学方面显得尤为突出。“莫老上课是不需要讲稿的,只准备一个小卡片。”在没有电教平台的年代,讲稿是很多老师上课的重要工具。而不需要讲稿只要一张小卡片的莫强,课堂教学的丰富经验和功底可见一斑。同时,他对教学时间的把握也非常准确。“莫老从上课到下课,他的时间掌握得非常恰当。”每当老师的话音落下,下课铃声也刚好响起,深厚的教学功底和严谨的品格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莫强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学生亦如是。学生的论文或方案,常因一些小瑕疵和小缺陷需要反复修改,直至论文纲要准确无误。严师出高徒,在莫强教授的谆谆教诲、严格督促下,王登良当时的一篇论文非常顺利地发表在知名期刊上。莫强虽然严谨严格,但也是一位谦逊、亲切、对学生没有架子的好老师。他严谨的品格和师者风范,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常常教导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在“授人以渔”呢?这不仅仅是对学生们,对其他的茶叶工作者,他同样把在教学、科研、生产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他在工作中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和名利,几十年来总是把工作摆在首位。对待繁重的工作,从未喊过苦,也从未说过累。

在他的教导下,大批学生成长成才,茶学77级到83级毕业生,在各自的领域都成为中坚骨干,表现突出,如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国家茶叶产业体系首席专家杨亚军研究员,美国医学方面知名专家郭大成博士等,可谓桃李芬芳。

1984年8月的某一天,莫强教授终因超劳过度,积劳成疾,医治无效,病逝于广州,享年65岁。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莫强教授用他的一生来诠释着这两句话,他为茶学专业做出的巨大贡献,留下的人格古韵,正如那清澈透亮、茶香袅袅的石牌茶汤一样,广泛传播,回味无穷,正是“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