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兽医药理学科的奠基人——记冯淇辉教授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1-09     点击量:228


        冯淇辉,男,1919年6月出生,广州市人,汉族,中共党员。华南农业大学三级教授。1943年7月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1946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研究院生物学部。1946年9月开始在岭南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任讲师,1950年10月在荷兰乌特支大学兽医学院从事合作研究工作,1952年3月获联邦德国汉诺威兽医学院兽医学博士学位,1952年10月学成回国,被聘为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1952年底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到华南农学院任教授。

师德熏陶  学海艰辛

        在高举科学民主大旗的1919年,冯淇辉教授出生在殖民地香港的一个普通家庭。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战乱纷纷,社会动荡不安,家中只有冯淇辉和一个弟弟完成了大学到博士的学业,其余兄弟姐妹皆因战乱早早放弃了学业,投身艰难的劳动生活。1925年香港工人掀起了轰动全国的海员大罢工,百业萧条,动荡之中,冯淇辉举家迁到广州。他本人从此开始了艰难的求学生涯。

        1925—1938年,身处广州,冯淇辉先后就读于南武小学、广雅中学,从8岁开始就在学校住读。受在香港教育的局限(小学读的主要是英文和香港地理),他逐渐感受到祖国地大物博、文化博大精深。在战乱中,凭着对知识的渴求,他执著地努力,完成了中学学业。冯淇辉在广雅中学学习了6年,对广雅有着特殊的感情。校歌里“学以致用,知行并进”两句歌词更是一直影响着他的人生。1938年毕业后,他考入岭南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那时,正值抗战第二年,国难当头,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年轻人的爱国激情让他改变了学习文学的初衷。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于是他转学至云南澄江中山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学习。当时丁颖教授亲自为一年级学生讲授《农业概论》。丁颖教授循循善诱、朴实严谨的教风从思想上深刻影响了那群入门学子。冯淇辉说,可以用八个字概括丁颖教授的为人:“严于律己,实事求是”。这种品格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并且贯穿于他一生求学和日后的科研工作。一年后学院又迁至湖南宜章栗源堡,此时丁颖教授已任农学院院长,他为全院的师资设备艰辛筹措,到处奔走,同学们更是对知识有着如饥似渴的追求,在点桐油灯夜读的条件下求知热情依然不减。冯淇辉的毕业论文是导师冯子章教授指导的“雌激素对母鸡抱窠性能的影响”。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实验材料需要自己想办法。要圈地养鸡,作制药原料的产妇胎盘也要到三十里外的坪石医院去取,抽提用水浴装置更是在炭炉上铁皮水桶内完成。正是由于艰难的求知环境,磨炼了他艰苦求学的思想基础和实践能力。

        1943年,冯淇辉大学毕业,当时要就业的人多,谋职非常困难。在渴望求学思想的支配下,虽然当时一个研究生的助学金仅够伙食费用,但他还是选择并考入了迁往贵州湄潭的浙江大学研究院生物学部,受教于动物生理学家孙宗彭教授(美国宾州大学博士、哺乳类脑垂体摘出术的创始人)。在他的指导下,冯淇辉开始研究禽类内分泌问题,并在宿舍旁挖地蓄池养鸭供研究用。时为抗战第六年,学校教学条件艰苦程度未减。在物质条件极端贫乏条件下,生物学部主任贝时璋教授仍坚持每周7天到实验室工作,在他带动下,系内师生们都全时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受着浙大传统求是学风的影响,特别是贝时璋教授治学严谨、求是求真精神的熏陶,冯淇辉如饥似渴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忆起当时的浙大,他说,剑桥大学著名生物学家李约瑟博士访问浙大后,面对浙大的学风和学术成果,誉之为“东方的剑桥”。1946年,毕业后回到广州,他到岭南大学任农学院牧医系讲师。

        1948年,为弥补战时自身知识的缺陷,冯淇辉申请到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UNESCO,巴黎)自然科学部的资助,作为UNESCO Sponsor fellow派到荷兰考察乳牛及兽医事业。在荷兰教育部接待安排下,他先后到Wageningen农业大学乳品系、乳牛系,鹿特丹兽医生物制品研究所和 Utrecht大学兽医学院等机构实习考察。并受 Utrecht大学院长C. Romijn教授的邀请,在他的家禽生理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甲状腺素与抗甲状腺物质对鸡胚气体代谢的影响”,研究成果发表于欧洲家禽期刊。1950年一个偶然机会,冯淇辉参加西德汉诺威兽医学院举办的国际兽医学讲习班,在此期间,他被该校的师资与规模深深吸引。作为德国最老的兽医高等学校(1778年成立),汉诺威兽医学院学科齐全,基础好,办学特色是教学研究与社会、企业相结合。在求知欲的推动下,讲习班一结束,冯淇辉向院长、外科系教授Henkels和药理系教授Vǒlker提出修读博士学位的请求,并很快得到准许入学的复信。该校着重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实践,Vǒlker教授十分关心系内成员的成长,每逢德国药理学会和兽医学会,都带领学生参加,让他们领略学术气氛和崇尚科研的态度。1952年3月,他的“阿片生物碱解除马疝痛的作用机理研究”的博士论文顺利通过答辩。当UNESCO来信准备介绍他到 FAO(联合国粮农组织,罗马)时,冯淇辉接到北京农业大学希望他回国任教的来信,一心向着祖国、向着祖国急需发展的农业科学的他,毫不迟疑,欣然回国。冯淇辉回到北京后,由于家庭需要照顾,并蒙中山大学农学院丁颖院长力邀返校,于是在中央人事部的同意下回到母校。

教学相长   贵在实践

        回国后不久,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新成立的华南农学院课多师少,冯淇辉及助教两人担任兽医药理学、家畜生理学的教学工作,任务繁重,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像样的实验室,缺少必要的教学标本、模型仪器等设备。在这种情形之下,他亲自动手制作利用霓虹灯的红蓝流动光线代表动静脉血液的猪的心血管血液循环模型。在中山医学院见到兔的透明窗实验后,他就马上在教学中推广兔透明窗直接观察动物在生理条件和药物作用下胃肠蠕动的实验。同时,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观察到突然给予兔子外界刺激能使毛果芸香碱加速的兔子肠道运动立即减慢甚至停下来,从而在讲授生理学时解释了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整体观、神经论、机体与环境统一,以及大脑皮层与内脏相关理论。不仅如此,冯教授还和54届学生成功地重复了“巴甫洛夫小胃手术,进一步验证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提高了师生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在冯淇辉的张罗下,药理实验室从无到有,逐步完善起来。由于他所教的兽医药理学理论与实践并重,因此他对实验前预习非常重视,特别是动物的体况、给药剂量、作用出现和消失的时间,都要求实习教师一一记录,这些记录成了1979年开展药物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参考材料记录本,都作为档案储存起来,作为新来的实验课教师的第一手资料。高级实验师叶启薇初来实验室,缺乏工作经验,他就和她重温记录本,分析实验数据和出现的问题。叶启薇很快通过预习熟悉了工作,并积累下不少宝贵经验。另外,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激发了学习兴趣,使他们在理性和感性认识上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冯淇辉将自己平生所学、阅历和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学生。多年的留学生涯,饱经风霜的人生阅历,开阔的视野和广博的知识,为他所教授的课程增添了许多色彩,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学术生辉    功在集体

        1980年,冯淇辉已年届花甲,农业部派他参加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兽药生产特设专家组会议”,交流各国兽药生产情况,在会上他报告了我国兽药的新进展,引起与会者浓厚兴趣。会后 UNIDO 还派专员来北京,并到本校参观。同年,农业部在本校成立了“兽医药理研究室”,冯淇辉主持了“六五”“七五”农业部重点课题“抗菌药物动力学研究”和“抗寄生虫药物动力学研究”。经农业部批准,他立即组织东北农大、四川农大、西北农大、华中农大 4 校共同承担、合作完成了16种抗生素、磺胺药和4种抗寄生虫药在马、水牛、黄牛、猪、奶山羊等动物体内的动力学研究,完成论文43篇,经过集体的努力,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与此同时,他还先后指导硕士生、博士生对兽药动力学的不同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如药动—药效同步模型、脂质体、微囊及群体动力学研究,使得我国的兽医药理学研究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了培养兽医药理学和兽医药物代谢动力学这方面的人才,农业部曾邀请冯淇辉教授于1960年和1980年在本校两次主办了全国兽医药理学教师培训班,1983年又在湖南长沙主办了“全国兽医药物代谢动力学研讨班”,为我国兽医科学开展这一学科的教学、科研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药物代谢动力学是药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定量研究药物在体内过程及规律的一门学科。20 世纪 70年代创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各高等医学院校先后设立该课程。它的重要性在于以药物在体内浓度变化特点阐明药物作用规律,从而指导临床用药,并且对药品生产、药品规范、药政管理以及毒理学、药剂学有关学科作出应有贡献。

生命不息    耕耘不止

        研究室建立后,冯淇辉觉得身上的担子重了,要名副其实的充实研究室,除依靠自身努力外还要靠同行的帮助。在1986年和1989年冯淇辉分别邀请荷兰兽医农业大学校长Rasmussen教授和德国汉诺威兽医学院Hapke教授来校开设短期讲座,使大家进一步了解国外科研动态。当时他年事已高,但仍然在1988年至1997年4次参加欧洲兽医药理学、毒理学年会。最末一次还偕同留校博士生曾振灵、刘雅红一起参加,并与丹麦、荷兰、德国、英国、美国、保加利亚、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外同行建立联系,交换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业务拓宽和深化对老知识分子说来同样具有紧迫感,只有‘业精于勤’才能面向日进千里的当代科学”,他说,“作为高等学校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的教师保持广泛的多学科兴趣和接触,对事业与人生是很有意义的。”自“文革”后至 1999年,冯淇辉共招收了30余位硕士生、博士生。他们毕业后有的在美国、澳洲、新西兰从事科研工作,有的在国内多所高校担任教授,还有的在政府部门任职。冯淇辉一直告诫学生们从事科研工作,要有长远发展目标,要有不断进步的计划,要有容纳同行、共事合作、豁达的科学家胸怀。

        1958年,冯淇辉受当时教育部委托,主编了全国第一部教材《兽医药理学》,1964、1979、1982年先后3次受农业部委托,主编了全国统一教材。1983年主编《兽医临床药理学》。1988年主编《兽医药物代谢动力学》及 1989年主编《兽用抗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均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主译著作有美国教材《家畜生理学》(科学出版社)、兽医药理学与治疗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从1956年以来在国内刊物发表论文99篇,国外8篇、SCI3篇。他还编写了教学指导、教学大纲、实验指导等参考书,使兽医药理学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用书。1984年冯淇辉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兽医药理学科博士生导师。1985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986年起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农业大百科兽医卷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兼药理毒理分支主编。1986—2001年任农业部兽医药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药理学、毒理学研究分会理事长,国际期刊《兽医药理学与治疗学期刊》编委。



文章来源:华南农业大学校友业绩特辑《稻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