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施豪:走进田间地头,守住科研初心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1-12     点击量:391


出身于河南农村,宋施豪从小便切身体会农民的艰辛与劳累。怀着为祖国“三农”事业出一份力的初心,宋施豪2015年考入华南农业大学,开启了他在华农长达7年的学习生活。

宋施豪,中共党员,植物保护学院2021届微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曾获2018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一等学业奖学金2次,获第四届赵善欢奖学奖教基金优秀研究生学术奖、“2020-2021学年度广东省优秀学生(研究生阶段)”和“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优秀毕业生”称号。发表SCI论文1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含并列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1项,其中已授权专利13项。现已入职中山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要向农户多请教” 

青枯病是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蔬菜的主要病害,主要症状为植株迅速萎蔫、枯死,茎叶仍保持绿色。青枯病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市普遍存在,每年都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如何防治青枯病一直是相关研究的重要课题。宋施豪在华农的实验室生活,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研一入学,接触课题已有一段时间的宋施豪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逐渐有了信心,便在某天满怀希望地去找导师讨论,汇报目前成果。“课题背景阅读调查不够、实验思路无创新、实验方案过于理想化。”导师的评价犹如一盆冷水将他瞬间浇醒,让他领会到,从事农业科研工作光有献身精神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具备严谨的科研思维和扎实的知识储备。

在日以继夜的努力中,宋施豪慢慢找到了研究生生活的节奏,研究思路与实验操作逐渐步入正轨。为了解青枯病在生产实践中的真实表现,他深入青枯病的常发地区向农户了解情况,足迹从广东省内一直延伸到海南、重庆等地。“真正的田间防治实验和实验室中的研究是截然不同的,只有走到基层,亲眼看到并且了解到,你才能知道这个病的发生情况。”宋施豪说,“农户们可能说不清楚具体的机理,但涉及到病害的相关情况,还是应该多请教他们。”

最终,宋施豪从全国43个市县成功采集到土壤样本86份、筛选生防菌菌株64株,进行温室生防效果检测。炎炎烈日,塑料大棚温室中热气蒸腾,汗珠挂在脸庞,但宋施豪只是耐心而细致地观察着生防检测用的茄子苗和番茄苗。从种子到萌发、从致病菌接种到生防菌接种、从发病记录到数据处理,历时三个月,宋施豪最终筛选得到了4株高效生防菌株,并从生防菌中分离得到两种活性化合物,为之后的大田防控实验打下良好基础。

“认准方向,坚持下去” 

博士阶段的宋施豪深入研究青枯菌的致病及调控机理,在青枯菌的群体感应致病机理方向不断突破。超乎常人的热情与耐力,让宋施豪一步步靠近理想的实验结果。通过构建报告系统,发酵提取分离与鉴定,宋施豪分到一个小分子化合物——邻氨基苯甲酸。它是细菌氨基酸代谢常见的化合物,然而此前从未作为一种群体感应信号被报道过。

“不要盲目跟风追热点,要有所坚持,认准研究方向,坚持做下去。” 在卢永根院士、刘耀光院士等前辈事迹的鼓励下,宋施豪守住寂寞,耐心地一点点向前迈进。在持续的探索中,他最终发现邻氨基苯甲酸作为群体感应信号,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能够调控青枯菌其它群体感应信号的产生,还能够有效抑制甘蔗鞭黑粉菌的有性配合和菌丝形成。

这一发现揭示了邻氨基苯甲酸作为细菌细胞通讯信号与细菌-真菌跨界通讯信号的双重功能,为细菌和真菌的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向,并推动青枯菌的防治研究向前迈出一大步。研究成果在国际微生物生态学顶级学术期刊《The ISME Journal》发表,标志着宋施豪的博士阶段实验获得成功。

“还想继续做” 

“还是想继续做,还有新的发现需要继续往下挖掘。”

进入中山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宋施豪,毫不犹豫地选择继续在青枯病防治研究领域开展科研工作。他认为,博士后阶段对他而言是从博士到独立PI(PI为“Principal Investigator”一词的缩写,指对所负责的项目有主导权和指导权的个体)的过渡与缓冲,是一个继续成长的机会。“如果让现在的我在一个独立平台去带学生的话,我还没有那个信心把它们带得很好。”

从本科生、硕士到博士这一路走来,宋施豪谈起自己最大的感受:“本科阶段,你只需要‘知道’;硕士阶段,你需要在‘知道’的基础上,自己动手把它做出来;到博士阶段,就需要探究如何才能‘知道’。” 

农业科研之路漫漫。宋施豪说,作为一名党员,自己将以服务“三农”为使命,不畏困难、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