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换来他五年多的初心坚守
胡钊铧
华农工程学院2019届
交通运输专业本科毕业生
毕业后成为西藏林芝一名基层干部
扎根祖国边疆一线
修羊圈、建水渠
找路子、解民困
以实干作答,用实绩交卷
把自己的青春故事
写在了祖国的雪域高原上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019年6月,毕业季来临,面对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挂在校园里的一条横幅吸引了胡钊铧的注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话深深触动了胡钊铧的内心,也让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到基层去”。
“如果能把自己的青春奉献在祖国边疆或者贫困地区,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之后,他积极参加西部计划等招聘宣讲会,通过专项招录,成为西藏林芝的一名基层干部。
做出这个决定,绝非胡钊铧的一时兴起。在校期间,他就是校团委、工程学院党务工作室的成员,志愿服务早已成为他的日常:他曾带队参加“爱心包裹·善行100温暖行动”,所在队伍获评“爱心团体”“风尚引领团队”等荣誉;他积极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连续四年奔赴山西、海南、贵州、重庆等地开展乡村振兴调研、追寻红色足迹。点滴积累,让援助边疆的种子在他心中发了芽。
在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他选择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身体力行迈上了这条初心之路。
“能吃苦的广东靓仔”
从“广东靓仔”到西藏基层干部,并不像说起来这么简单。3000多公里的距离,带来的不仅是海拔的攀升,更有对生活环境、气候适应和饮食习惯的全新挑战。相比饮食清淡、四季如春的岭南,西藏的气候更加寒冷,饭菜里总能看到好几种辣椒。
环境的巨大改变差点让胡钊铧打起了“退堂鼓”,“再坚持一下试试吧。”他对自己说。为了克服高原反应,他开始放慢自己的节奏,有意识地调整习惯:“各种日常活动被拆解成慢动作,说话要留足气息吞吐的间隙,走路的速度要放缓。”在藏区居住了许久后,胡钊铧终于慢慢适应了当地的环境。
胡钊铧(左二)与同事实地考察苹果种植项目
如果说海拔的差异尚能靠身体适应,那么精神上扑面而来的孤独感,则是他必须面对的另一场修行。来到西藏,由于路途遥远,胡钊铧每年只能回家一次,每当夜深人静时,他就会想起千里之外的家乡。远离了自己的亲朋好友,如何与孤独相处,成了胡钊铧的必修课。
西藏紫外线强烈,且地广人稀,每次下乡,胡钊铧都要在颠簸的车程中度过几个小时,还要深入山沟,来回徒步近2万步。然而,他的皮肤愈发黝黑,眼神却愈发坚定。“多工作,多加班,多看书。”他努力让自己忙碌起来,以此驱散孤独,用实际行动消除了当地一些群众对他“广东靓仔吃不了苦”的误解。
“进猪羊圈、爬深山沟”
在扎西绕登乡工作期间,胡钊铧“进猪羊圈、爬深山沟”,最终帮助当地盘活了长白猪养殖项目,并成功申报了村集体产业养绵羊项目。“修羊圈,备羊崽,买饲料……一切前期准备由政府备好,村民组建当地的劳动力,形成集体产业。”胡钊铧介绍,这些项目大大增加了当地创业、就业机会,群众增收成效显著。
胡钊铧(左一)与同事探讨新建牛圈项目
通过细致调研,胡钊铧发现,西藏地区地势较高,下方的灌溉水田距离又比较远,在灌溉的过程存在较大困难。他便开始积极谋划起扎西绕登乡多卡村农田灌溉水渠项目,并成功申报国家以工代赈资金395万元。水渠的落地建成,成功解决了当地老百姓几百多亩农田的灌溉问题。
每每回忆起跟扎西绕登乡干部群众一起奋斗的日子,胡钊铧心里就很踏实,自己践行着当年进藏的初心,脚踏实地为当地老百姓做成了一些民生实事。胡钊铧表示:“我们现在已经有一个成规模的基地,每年给老百姓带来的租地分红、产品收益、务工收入是比较可观的。”
“始终保持谦逊和学习的态度”
刚到西藏时,从语言到风土人情再到工作业务,对胡钊铧来说都是陌生的,需要从头学起。面对重重困难,他觉得,“最重要的是始终保持谦逊和学习的态度。”
他从零开始学习藏语,了解当地习俗文化,主动用藏语跟当地老百姓打招呼,拉近彼此距离,用自己的虚心态度去亲近他们。“一定要保持谦逊和学习的态度,这样的话能够增加相互之间的一个交流信任,更有助于大家培养感情。”
胡钊铧(左一)认真研究农家乐扶贫项目
与此同时,为了尽快熟悉工作业务,胡钊铧积极与当地前辈以及其他部门的民族干部学习交流,从项目申报,到国家政策解读,再到建筑结构知识等,他都仔细钻研、虚心求教,靠着点滴积累,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
“当初选择来西藏工作是对的”
胡钊铧坦言,从前提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心里并没有成熟的想法,只是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在西藏工作了快六年的时间,他结识了许多少数民族干部,不仅体会到了在祖国边疆、雪域高原工作的艰辛,更深深体会到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工作的特别意义。
胡钊铧拍摄的珠穆朗玛峰
在米林市发展改革委工作时,胡钊铧协助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珠海市工作组开展民生支援、产业支援、人才支援、技术支援、平台支援等各项重点工作,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美丽乡村”等11个重点项目,带动农牧民就业280人,增收超730万元。
“每每看到有项目成功落地,心里就感到非常欣慰,觉得自己当初选择来西藏工作是对的,服务西藏的初心也就更加坚定了。”
同时,他还负责管理多个项目平台,助力米林县项目从线下审批转向线上,并承担起相关平台运营任务,指导超100多名当地干部和企业熟练使用线上平台,持续为米林发展贡献力量 。
2024年7月,胡钊铧已晋升到米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
“沿途看着祖国大好山河,看到每家每户门前的国旗在飘扬,看到老百姓的眼神充满着信任和期望。那一刻,我坚信将最美青春奉献在祖国最高的地方,是最亮的中国红。我的青春在西藏,这将是人生最美、最难忘的一段经历。”他满怀热爱地说道。
巍巍高原
见证艰苦奋斗的日夜
皑皑白雪
诉说离家报国的初心
“年轻一定要勇于尝试,
遵从内心,勇敢奔赴。
这样的青春才是最美的。”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胡钊铧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书写责任担当的无悔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