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过传菜员、安检员的“小镇做题家”,后来怎么样了?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6-14     点击量:22

从农村小学到小镇中学

再到地处繁华都市的华农

在校外

他当过酒店服务员、地铁安检员和家教老师

在校内

他是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

军训教官、模范引领计划“自强之星”

他就是

华农经济管理学院

2021级金融学专业学生

黄祥满

个人简介:黄祥满,经济管理学院2021级金融学专业学生,中共党员。大学期间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校级二等奖学金2次、三等奖学金1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正大杯”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省级一等奖,广东省模拟政协优秀提案(大学组省前50),华南农业大学2025届本科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学生骨干、优秀共青团员、军训优秀学生骨干等荣誉。

数份兼职,撑起少年炙热的梦

高考结束后,一张小小的火车票将黄祥满送到了陌生的城市——珠海。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在酒店做服务员,每天约10小时的工作后,腰酸背痛是难免的。休息的间隙,黄祥满回忆起父母佝偻的背影,也更加体会到了父母挣钱的不容易,于是萌发出了大学实现经济自立的想法。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大学四年,除了学校学院给予的勤工俭学和资助方面的帮助,黄祥满还辗转做过几份兼职:在酒店氤氲的烟火里,他用瘦弱的身体托起沉甸甸的餐盘饭菜;在地铁的隧道中,作为安检员的他体会到夜班的孤独和疲惫。

来自学生家长的肯定

大二下学期,黄祥满开始做家教,把自己的学习经验教给中小学生,学生成绩平均提高20分以上。在与小朋友打交道的过程中,他意外发现自己喜欢与孩子打交道,便在心中埋下了成为一名老师的种子。

依靠自己的努力,黄祥满不仅实现了经济自立的目标,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凭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习经历,即将毕业的黄祥满成功拿到新东方初中数学培训讲师的Offer。黄祥满感慨:“那些被汗水腌渍的日夜,终会化作照彻前路的星火。”

“小镇做题家”的逆袭之路

在兼职之余,黄祥满也没有落下学业,自诩“小镇做题家”的他,因为一路从农村小学到小镇中学,再从湛江的高中来到广州读大学的经历,深刻明白一个道理——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响起闭馆音乐的图书馆,总能看到黄祥满手中的稿纸满满当当;凌晨四点的宿舍,是黄祥满在台灯下默默对着电脑反复推敲的身影。这些碎片拼凑成逆袭的底色,他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从专业中上到前10%的逆袭,将11门核心课程考出90+的亮眼成绩,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作为军训教官团成员,黄祥满完成了2022到2024级的新生军训,日复一日的辛苦训练,也换来了这个看似瘦弱男生三年体质测试80+的分数。

“真正的勤学,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作为三下乡“发展成就观察团”成员,他在肇庆德庆的田间地头见证脱贫攻坚的历史伟力,听村民含泪讲述脱贫故事;在“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大赛中,黄祥满率队以233份问卷、89组数据分析斩获省级一等奖;参与国家级大创项目时,3个月深入走访村庄,他用脚步丈量乡村振兴的经纬线。

从“受助者”到“助人者”

如果说勤工俭学是黄祥满对抗命运的武器,那么志愿服务则是他回馈社会的赤子之心。6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累计407小时的志愿服务,黄祥满的足迹遍布粤西粤北的山区。


进行助农直播

作为“筑梦助学”行动队长,他带领团队深入湛江、清远,搭建政策宣讲的星火桥梁,让万余名学子穿透资助迷雾看见曙光。谈及为何愿意将这么多的时间花在志愿服务上,黄祥满表示:“我想以萤火微光照亮他人。”

在清远宣传生源地助学贷款时,一位老人对黄祥满说,自己的孙子读大学的时候就是申请了助学贷款,“是国家政策帮了我们”。“我自己也是借助生源地贷款读书的,所以更能切身体会到国家对教育的资助力度。”这也成为他积极向党组织靠近的动机之一。作为学院资助生负责人,黄祥满已经帮助400多人更好地了解到国家的资助政策。


开展资助政策宣讲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到底是你们的。年轻人要努力学习,打好条件,提升创造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黄祥满作为永根班红色田野突击队先锋与一名80岁老党员坐榕树下交谈时,老人家告诉他的话。回望来时路,那些为竞赛挑灯的深夜、为调研跋涉的酷暑,都是黄祥满对这番话最好的回答。

从粤西农村到省会高校

从受助学子到培训讲师

黄祥满期望

未来能继续作为一名老师

和孩子们待在一起

继续践行

“破土而生者,自成燎原光”

的人生格言